因為有經驗,這次餵母乳比上次順利很多,
也努力不給自己壓力,能餵多久就餵多久。

還在醫院時,新生兒小Q的吸吮力不足,
在她努力吸了好一陣子、睡著後,
媽媽因為開始漲奶,就擠出來、交給嬰兒室,
讓小Q在那裡餓了可以用奶瓶餵,
喝這幾次奶瓶不會就讓她以後不直接吸,
可以預防自己變成石頭奶,又可以餵飽小寶寶,
一舉兩得!
也因為一開始就有擠,回家後奶量衝得很快。

小Q到目前喝母乳的狀況分幾個時期:
出生到兩個月大主要是親餵,
一天一次或兩三天一次瓶餵,
主要是為回去上班做準備,怕她和小米一樣不喝奶瓶,
兩個月到四個半月大,米媽回去上班,
禮拜一、二課多,白天都是瓶餵,只有睡前一餐親餵,
禮拜三到五,下午一次和睡前一次親餵,
禮拜六日就全親餵,
四個半月到六個月,主要都是親餵,
只有偶爾外出不方便親餵時,會帶上奶瓶,
還有腸病毒那個禮拜瓶餵。

小Q一個半月就不夜奶,
但厭奶期那一陣子開始每天夜奶一次,過了又不夜奶,
四個半月,媽媽剛接手全親餵的那一兩週,
她吸的狀況不好,尿量很少,
白天喝不夠,晚上又起來喝一餐,
過了適應期又不夜奶了,
每次換尿布的尿量也多了起來,讓媽媽放心不少,
腸病毒那一週,原以為瓶餵應該喝很飽,
沒想到每天晚上又起來喝一次,
搞得她等我半夜溫奶,睡意全消...
還得和她耗上一陣子才願意睡,
害我半夜都很衝動想衣服一掀直接餵...

上班那一陣子,每天固定時間擠,
四小時可以擠出330,
量遠遠超過小Q喝的量,所以冷凍庫爆掉,
送出了幾十支250ml母乳冰棒,
回來全親餵的前兩週,因為小Q喝得少,
每天都在漲奶,媽媽懶得擠,因為擠出來也是送人,
最後的結果就是身體調節了量,不再製造那麼多,
媽媽恐慌了一陣子,後來想想剛剛好就好了,
太多也是麻煩,
整天親餵下來之後,我只有睡覺前擠一次和半夜起來擠一次,
後來更懶了,只有睡覺前擠一次,
身體也就習慣了這樣的模式,
然後告訴自己小Q開始吃副食品後,對奶量的需求會變少,
餵母乳的心態也就更輕鬆一點了~
(不過小Q很像大胃王,喝完奶一小時後吃了100cc粥,
  30分鐘後又想吸,給她吸又認真地吸了一陣子。)

這次擠奶也比上次順利很多,
10-15分鐘就可以擠出330ml的量,
也不像之前常常有硬塊塞住,塞到舉手都會痛,
這次鮮少出現這種情況,
也得感謝小Q神嘴的吸力啦~

在家親餵母奶是一件很方便的事,
不用洗奶瓶、不用溫奶,
但外出就有時候會覺得不方便,
畢竟在外面親餵多少會有點不好意思,
再看到旁邊的媽媽水壺拿起來倒水、奶粉倒下去,
10秒鐘就有一大瓶奶可以塞下去,
快速又方便,就會讓我很心動,
當初小米開始喝配方奶時,我就覺得泡奶粉好輕鬆唷~
我擠得半死的量,10秒鐘就有了,
還跟自己說如果有生下一胎,我不要餵母奶了,要餵配方奶,
但真的生了還是乖乖餵母奶了,
不過我覺得不管餵母奶還是配方奶的媽媽都是很愛小孩的,
小孩健康就好,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,
看小米去幼稚園一直感冒就知道,
餵很久母奶不能保證就很有抵抗力!
母奶又不是萬靈丹還是仙丹,保證你百病不侵,
感覺上我是餵瘦身和省錢的~~

母乳媽媽一起加油吧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mbercat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