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禮拜四(6/28)原本是要帶小Q去做健康檢查+打預防針+腦部囊腫追蹤,
後來因為她感冒還沒全好,
體溫偏高(37.2-37.5),所以沒打預防針,
只做了腦部囊腫追蹤。

身高62cm、體重6.6kg、頭圍41cm,
全在50百分位的線上,
因為兩個半月時的體重是6kg,養了兩個月才多0.6kg,
問了一下醫生,
醫生看了一下身高有在長,再看一下三個值的百分位,
說應該是之前衝太快,現在緩下來變回正常值,
除非一下子從85掉到15以下,否則不需要太擔心,
那時候在看厭奶期文章時也有看過這樣的說法,
厭奶有時候是因為寶寶的體重超過遺傳基因的範圍,
生理自我調節造成的。

問診完之後就批價、去五樓照腦部超音波,
拿報告再回診間,囊腫還是在,
不過有一邊已經變很小,另一邊幾乎要消失,
不需要擔心,六個月回診再追蹤,
在外面等的時候,聽到旁邊兩個媽媽的對話,
他們的小朋友也都是有腦部囊腫,
有一個媽媽有問醫生囊腫造成的原因,(驚!我竟然都沒問!)
如果是一出生就有,就是媽媽懷孕時壓力太大造成,
如果是後來才有,就是抱寶寶時搖晃造成,
看來我懷孕時壓力太大了!

昨天(7/6)又帶小Q回醫院打預防針,
因為這次不用掛腦部醫生,所以掛了小米時期看的一般新生兒醫生,
打針前還是做了簡單的檢查,
我問了醫生餵母乳的問題,
小Q之前白天是阿嫲顧、用瓶餵,晚上睡前我親餵,
現在我整天親餵,發現她喝奶不認真,次數變多,
這兩天尿布的尿量變很少,也變黃,
今天早上我親餵完擠了一些出來瓶餵,
她馬上咕嚕咕嚕喝完,然後尿布就變重了!
醫生說很多媽媽也都遇到這個問題,
因為親餵比較費力,習慣奶瓶的小寶寶吸累了就不想吸了,
媽媽就會累一點,整天都在餵奶,
大概要一兩個禮拜的時間做轉換,
一兩個禮拜這樣的狀況不會對日後寶寶的營養、生長造成影響,
不過如果尿真的變很黃,甚至出現血色結晶尿就不行了,
可以考慮親餵完補瓶餵,但是不要每餐都補,
不然寶寶會有預期心理,親餵時更不認真吸了,
我說瓶餵時期,她睡前親餵的那一餐都吸得很認真,
現在連睡前那一餐都吸五分鐘就不吸,
以往晚上都是一覺到天亮,現在半夜都會起來補一餐,
醫生說應該是她那時已經習慣這樣的作息,
白天瓶餵、晚上可以和媽媽窩在一起吸媽媽的,
現在還在調適,
晚上起來補一餐表示白天喝的量不夠、儲存的熱量不夠,
至於白天要不要補瓶餵還是看媽媽的決定。

出了診間去批價五合一、肺炎鏈球菌、輪狀病毒共5684,
養一個小孩真的很貴!
然後去一樓領疫苗,再回二樓注射室,
在外面等的時候,小Q已經又餓又想睡,
但礙於口服輪狀病毒前後半小時不能吃東西,
所以就讓她挨餓了,硬是把她拍睡才不哭鬧,
一進注射室,鬆開揹巾又醒來哭,
先口服輪狀病毒疫苗,再左右腿各挨一針,
並沒有哭很久,哭幾聲就停了,
回家後體溫有偏高(37.6),但還不到發燒,
精神狀況和活力也都OK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mbercat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